南大性研中心推VR校園危險地圖 促防治特教學校性別事件
溫嘉楷/花蓮報導 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為了增進校園性別平等發展與性別事件防治,台南大學特別與花蓮特殊教育學校合作,建置一套VR實境校園危險地圖,讓行動不便的孩子也能透過手機,了解哪些地方可能存在風險及處置方式。
拿出手機,對準QR Cord掃描,就能輕鬆進到系統裡探索校園環境,以使用者角度出發,讓同學們可以不受空間及行動限制,就能理解校園各個角落中,可能存在的危險及應變方式。
台南大學性研中心的研究人員,向花蓮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示範,「比較危險一點,所以它就有一個警示的標誌給大家看,不可以單獨前往喔,因為它是偏僻的地帶,你一定要結伴而行、告知師長,如果遇到危險要按求助鈴的部分。」
此套系統是國立台南大學耗費半年時間,為花蓮特殊教育學校建置的VR實境校園危險地圖,包括那裡有危險、遇到危險該如何處置,意見箱還有QR cord線上填表,另外也提供紙本回饋機制。
花蓮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馬心正表示,「目前本校大約有100位學生可以使用到這套系統,學校有從國小、國中到高職,這套系統由於有VR的部分,所以每個教育階段的孩子都可以使用它。」
這項計畫,目前是以國教署管轄的14所特殊學校為主,第一站就來到花蓮,將把這套系統融入到平日的教學課程當中。
台南大學性別培力及性平事件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呂明蓁認為,「那站在學生的角度,其實也結合了CRC《兒童權利公約》跟CRPD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》當中。至於VR這部分會選擇花特,是不是也可以給行動不便的學生,藉由這個方式去認識校園。」
台南大學性研中心強調,接下來台東特教、宜蘭特教、屏東特教學校等都會陸續建置,以增進校園性平發展,及推動性別事件防治。